韓國科學技術資訊研究院 (KISTI) 是一家領先的科學技術資訊研究機構,是韓國科學技術資訊研究所的成員。 ORCID 自 2013 年以來,一年後 […]
盡可能在地化,盡可能國際化
該部落格是從 DataCite 部落格交叉發布的。以上是 12 月 XNUMX 日舉行的日本(和亞太地區)開放科學持久標識符 [英語/日語] 的主題 [...]
了解更多ORCID於中國的現況與展望
2019年ORCID很可能作為組織,社會與文獻出版社共同舉辦工作坊,機會和中國社區交流。ORCID仰賴會員與社區共同努力成長壯大。以下我們將分享ORCID在中國當地各領域的重點會員,並展示其與ORCID對接成果。讓全球社區能更了解ORCID於中國的現況與展望。現況用戶2019年訪問,來自中國的用戶造訪ORCID網站亞太區第一,全球第二(美國)。在用戶行為方面,約數量的用戶為新註冊註冊用戶、用戶廣告為回訪以上游客在中國。除了不斷有新註冊的用戶加入,同時也有很多現有用戶不斷造訪瀏覽。 會員與對接成果2019年11月截止,ORCID於中國領域本地有四位成員,成員數量與其他國家已經不是最大,還剩下三個領域研究生態圈的代表:出版界、研究機構、大學圖書館。 以下將分別介紹各成員與ORCID對接的成果,同時也呈現出現在的樣子ORCID在中國各領域的應用。出版界: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7 年 10 月,社會科學可能會同意簽署ORCID公開信,成為ORCID在中國第一家出版社機構會員。ORCID的優勢,科學文獻出版社推出了國內人文社科領域的人名與文獻服務系統——SSAPID的兩個核心功能:獲取SSAPID唯一標識,並附上ORCID進行關聯,知識可在SSAPID系統管理個人、研究成果、活動記錄等,同步資訊同步至其個人ORCID中。這樣的兩個系統之間的任意系統進行科研資料管理,系統都會自動同步觸發到另一個系統,實現資料的有效管理。可在SSAPID系統管理個人資訊、研究成果、活動記錄等,將資訊同步至其個人ORCID中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社長謝壽光錶示:「ORCID作為全球學界和出版界的學者身份識別系統,可以獲得多個國家科研基金機構的支持,已經形成了研究的生態體系。社科文獻多年前就已經開始進行佈局,時至今日已經初具規模,與ORCID的合作也是順勢而行的雙贏聯合。” 研究機構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於2014年11月與ORCID承包商,正式成為其成員,由研究所信息部重要相關事務。2015年1月,通過千例註冊形式,為全所餘名科研人員獲取ORCID 2018 年 6 月開始陸續為科研人員上傳 SCI 文章 12000 餘篇,並通過程序將科研人員的文章發表在了一起,並以實現文獻信息部發布信息、收割資料等功能。到其ORCID2015年1月,通過集體註冊形式,為全所千餘名科研人員獲取記錄。ORCID 2018 年 6 月開始陸續為科研人員上傳 SCI 文章 12000 餘篇,並通過程序將科研人員的文章發表在了一起,並以實現文獻信息部發布信息、收割資料等功能。到其ORCID記錄。 加關注本所科研人員註冊ORCID iD並授權,同時文獻信息部也積極倡議請科研人員於研究流程中關聯ORCID iD 到各相關信息系統。例如身為高能物理文獻庫inSPIRE核心成員,關聯ORCID iD至inSPIRE作者履歷,具象化ORCID iD效用。未來期能貫穿ORCID更有效追踪研究人員發表成果,同時與ORCID中國農業科學院信息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(CAAS AII)2017年成為合作發展農業農業的宣導活動。ORCID的成員,並建設了開放的農業科學家線上系統(eScientist),支持中國農業領域科研人員建立個人科研成果、管理和展示空間,廣泛融合、關聯和展示科研人員的成果。合作期間,ORICD多次升級開放介面,極大提升e科學家的開發能力與使用友好性。同時,ORCID相關工作人員也及時參與到築巢科學家的系統測試並提供修改建議。目前,科學家已獲得77家科研機構、高等等的科研人員的認證,並為6位領域院士提供ORCID iD註冊及個人主頁管理服務 […]
ORCID 在中國
ORCID in China 中文版 本文由社會科學學術出版社柴燦寧、高能物理研究所劉瑞榮、[…]
ORCID 在亞太地區:參與、參與、鞏固
這篇文章由我們的亞太合作團隊成員 Chieh-Chih 共同撰寫 Estelle Cheng, 卡米莉亞盧, Brian Minihan 過去的一年忙碌了 ORCID 亞太社區。 在下半場 […]